在刚刚结束的女篮热身赛中,中国女篮以90-81战胜尤文图特女篮。尽管取得胜利,但比赛过程中暴露出的战术短板引发专业观察人士的关注。

媒体人指出,目前国家队的锋线配置存在明显缺陷。与黄思静、李梦等具备持球能力和多面手特性的锋线球员相比,现有锋线球员多为传统四号位,虽然具备外线投射能力,但移动能力和持球进攻能力明显不足。面对世界强队时,这种技术特点的单一性将制约球队的整体战术执行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场比赛身高约180公分的后卫田媛媛和冉珂嘉获得了出场机会。然而观察发现,战术安排仍以传切配合为主,未能充分发挥高个后卫的持球优势。国际篮联比赛经验表明,高质量传切战术的执行前提是持球人必须具备足够的进攻威胁。若持球人缺乏突破能力,防守方只需紧盯无球队员即可有效破坏战术体系。
目前中国女篮在战术执行中正面临此类困境:当球队试图通过战术配合创造机会时,对手的防守重心完全集中在无球队员身上,导致传球线路被轻易切断。这种现象根源在于持球队员缺乏足够的个人进攻威胁,难以吸引防守注意力。
从长远发展来看,国家队的选材思路和战术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。建议在青年队和大学生联赛中寻找具备持球能力、运动能力出色的锋线球员,同时优化高个后卫的使用方式,充分发挥其持球进攻的优势,从而完善球队的整体战术体系。
上一条:特雷-杨忠告年轻球员:追逐NBA舞台比大学赞助更重要